9月1日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《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》。文章以高远的历史站位、深邃的战略眼光,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意义,提出了改革思政课的要求,为当前的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遵循。近期,思政教研室特别开展“学总书记文章,谈思政课建设”研讨活动,思政课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交流。
立德修业是思政课教师的立身之本
基础教学部思政教研室 赵龙志
作者简介:赵龙志,1970年1月出生,中共党员,基础教学部思政教研室副教授,军队政治工作学硕士。在各类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,撰写出版教材、著作10余部。
“立德修业”“铸魂育人”“守正创新”,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。高校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,责任重大,首先要把立德修业作为立身之本。
“立德树人”是教育的根本任务,“有德之师”则是教育发展的灵魂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、人文素养、知识涵养等因素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。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,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,努力完善自身人格,首先要是个爱国主义者,要心怀天下,能够善于吸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,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。其次要以德立人、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学、以德施教,坚持知行合一,自觉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,通过自己的道德努力,成为可信、可敬、可靠的“有德之师”。 最后要自觉弘扬主旋律,积极传递正能量,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、赢得学生,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,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,做让学生喜爱的人,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。
要实现“立德树人”的教育目标,高校思政课教师既要立德,更要修业,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,才能胜任本职工作。一要坚定理想信念,保持政治清醒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,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、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,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;二要注重业务学习,提升专业素质。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了广阔的视野、广博的知识、严密的逻辑,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,才能有效增强课堂吸引力、说服力和感染力。三要及时更新观念,提升创新能力。要与时代同行,关注时事、关注社会,汲取养分、丰富思想,及时学习新的教学理念、教学方式,运用新媒体新技术,积极创新课堂教学,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。